少兒程式設計,未來十到十五年完全可能出現百億級公司

2018-05-03 10:28

【智囊分享】少兒程式設計,未來十到十五年完全可能出現百億級公司

作者:豆妹發佈時間: 2017-10-23 07:00

編者注:“芥末堆|教育智囊團”社群邀請了教育行業專家、學者、創始人、老師等人,不定期對當下的熱點話題、細分領域、教育現象進行探討和分享。本文由群成員陸穎、鄒惟成、豆妹共同摘錄。

本期分享中,芥末堆創始人初九分享了她在少兒程式設計方面的見解。經編輯整理後,供大家參閱。

“在未來,如果你的孩子懂程式設計,他就是未來世界的創造者;如果他不懂,他只是使用者。”

分享開始前,初九先拋出了她的幾個核心論點,並給自己貼上了“很極端”的標籤:

  • 1.程式設計教育的本質是語言(人機語言)而非思維;
  • 2.程式設計是唯一一個有可能串聯所有學科和教學模式的品類;
  • 3.未來是"理工人"的世界,自然科學的發展會改變原本以社會科學為主導的世界體系;
  • 4.重新定義基礎教育的學科:物理、數學、英語、閱讀、體能、程式設計。

以下是初九的分享內容及問答:

大家好!非常抱歉,我還是遲到了六分鐘。

先再簡單說一下:第一,我說的不一定是對的,只是我的個人認知;第二,少兒程式設計這件事,其實是我從2013年就開始狂推的品類。當時,有件事給了我很大的啟發。那是我們去參加一次美國會議的時候,芬蘭前教育部長講了一句話,她說,“在未來,如果你的孩子懂程式設計,他就是未來世界的創造者;如果他不懂,他只是使用者。”我一直把這句話奉為經典,覺得它能夠很好地、很核心地闡釋為什麼少兒程式設計很重要。

但是,我個人會認為,現在對少兒程式設計還是有些誤區。下面,我將就上述四個觀點作具體說明。同時,還是要強調,我說的不一定是對的。

一、程式設計教育的本質是人機交互語言

第一個觀點,程式設計教育的本質是語言,是人機交互的語言,它培養的是語言本身,而不是思維本身。就比如說,我們知道每個人作為一個個體在這個世界上生活的時候,我們和別人,別人和我們、和世界最重要的一個交流和溝通方式就是語言。

大家會看到很多機構試圖把少兒程式設計跟奧數一樣推,就說“我是訓練你的數理思維”,“我是訓練你的數理邏輯”,其實這個是不相關的。我的觀點是:如果說少兒程式設計存在第一性的話,那麼我理解它的第一性就是語言本身。

二、程式設計教育串聯起細分品類與學科

第二個觀點,程式設計是唯一一個有可能串聯所有學科和教學模式的品類。我們都知道,現在STEAM面臨著一個非常大的問題:STEAM自己就是一個領域,在這個領域裡面有很多東西,比如航空、3D、VR、各種創客類的東西。然後你發現,它除了教育理念共通之外(比如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它的產品之間是非常割裂的。那麼,這麼大一個領域,這麼多的品類之間,有沒有一個主線索?如果有,這個主線索是什麼?以我的理解,我認為是少兒程式設計。少兒程式設計,可能是唯一一個能夠把整個STEAM的各個細分品類和各種產品串聯在一起的這麼一個線索。

我認為它還能夠去串聯學科,比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都是可以串聯起來的。但如果要串聯的話,它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首先你怎麼去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課程。其實,我還蠻想去找一家公司,然後去打一些小樣的,現在我已經開始跟一家公司(從事少兒英語方面)討論如何把少兒英語和少兒程式設計放在一起。放在一起不是用英語去學習程式設計,而是整個以項目式學習也好,混合式學習也好,把整個程式設計和語言(英語是一種語言,程式設計也是一種語言)融合到一套教學模式裡面去。

我覺得少兒程式設計還是一個挺牛的東西,它可以把所有東西包含進來。包含進來最大的挑戰是,我們如何重新設計少兒程式設計的課程,以及最後我們教會孩子的到底是什麼,或者試圖培養他的是什麼。我認為以少兒程式設計為核心的創業公司裡面,在未來十年到十五年,完全可能再出來一個新的新東方或一個新的好未來。它具備這樣的成長能力,應該至少是一家百億美金的公司。

三、未來是一個“理工人”的世界

第三個觀點,未來是“理工人”的世界。說“理工男”,其實本質上這不是一個偏見的詞語。我思考的邏輯是:人類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會推動人們去尋找答案,然後會被分為好幾類。比如說宗教是一個回答的方式,哲學是一個回答的方式,然後對物理世界、對客觀、對真實、對這些東西的研究又是個回答的方式。

我發現,教育史是在近兩百年以內才開始發生改變的。它改變的最大的原因和誘因是因為人們對人自身的認知和認知科學的發展。然後對人的行為,行為的原理,物質第一性的原理,及其有關的認知有非常大的進步。這些非常基礎的對世界的認知和對人自身更科學的研究,它會被貫穿和運用到所有的領域,教育也是其中之一。

學習科學被提出來也才一百年的時間。學習科學是非常交叉的學科,它研究腦神經、人的發展,每個發展階段,比如嬰幼兒時期等。然後,這個高度交叉的學科匯總成一個新的學科,學習科學,學習科學是跟科學相關的。我認為科學分兩種,一是社會科學,二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可能更偏向於我們人類學哲學,類似經濟學;那自然科學其實尋求的就是客觀存在。

簡單粗暴地說,五千年前到兩百年前之間的教育史其實是沒有太大變化的。大家會探討教育理論,比如說孔子、亞里斯多德等人說的話。它本質上還不夠科學,它更偏向於社會科學給出來的教育理論。兩百年以內的話,支撐整個教育史、教育理念、教育觀念,包括對學習的研究,對教育的研究,最大的核心底層是因為我們對科學的認知越來越多。那麼,誰在主導科學,當然是理工,不是文科,比如藝術家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只有科學家們才會做這樣的事情,所以我說,未來是一個“理工人”的世界。

四、以六大學科重構基礎教育

第四個觀點,重新定義基礎教育的學科。我認為幾個東西是非常重要,第一個是物理,第二個是數學,第三個是英語,第四個是閱讀,第五個是體能,第六個就是程式設計。所以我們會跟新東方跟好未來,跟各種現在做學科培訓的人去探討。

我們現在做學科培訓是基於現在的應試結構,但它其實不能回答“到底什麼才是有用的”的問題。如果我做學科培訓的話,我會把物理的重要性提上來,但是很遺憾,大部分人都不太喜歡物理。如果是作為早期,我指的是六歲到十三歲之間,像紮克伯格送他女兒的第一本書就是量子力學,其實就是物理。我覺得,以六大學科(程式設計我把它算作學科)為根基的培訓體系是可以建立起來的。

我的觀念非常極端,而且不太主流,那我就先抛磚引玉到這兒。

【問答環節】

Q1:未來五年之內,學校內對少兒程式設計的重視程度是否有可能接近物理、化學的標準?

初九:我認為五年之內應該是達不到的。因為它必須有這麼一個過程,從無到有,然後從有到多。從國務院下發的人工智慧最新政策裡可以看到,政策裡特意提及:在教育領域,所有的學校必須開設程式設計課程,或者說電腦科學。中國這麼地大物博、特殊性強、又複雜的一個國家,近五年可能完成的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再從市場的角度來說,這麼大的一個市場,當它在完全從零到一和從無到有的過程中,誰最先進去,就是很有意思的一個話題了。所以從商業的角度來說,我覺得現在對於程式設計來說是最好的時機。

Q2:程式設計培訓機構的競爭力,除了像普通培訓機構那樣需要重視教學、招生、服務,有沒有可能在技術上發展出獨到的競爭優勢?

A:你問的這個問題不光是針對少兒程式設計這個品類,對所有的培訓機構都是存在的。因為在這裡面有幾個核心指向:第一、技術能夠做什麼?第二、技術能夠做到什麼樣的程度?我們可以把技術能夠做的事情稍微整理一下。一切的本質都是效率,技術是為了提升效率,然後商業裡面,誰的效率高,誰就能贏。

實際上,在教育行業的應用中,技術可以用在三個方面:第一、技術可以提升運營效率。即便是很大的公司,有的內部資訊化、資料包表也做得不好。使用好的管理軟體,可以大幅提升運營效率。第二、提升教學效率,你需要很清晰地描繪孩子的狀態,他知道什麼,他不知道什麼。第三、技術可以運用到整個教學服務支撐系統,作為一個更大的系統去支撐教學、教務、管理。這都是技術能夠做的。不僅是針對少兒程式設計領域,對於其他品類同樣適用。

今年上半年,我南下了一次,去看各個培訓機構最近都在幹什麼。發現很多公司連最基礎的內部資訊化都沒做好,這種情況下它的運營效率是提不上去的。所以,這件事情會變得極具諷刺意味——我們每個人都對大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這些詞耳熟能詳,甚至指手畫腳,但在實際工作中根本沒有用起來。所以大家可以看看一家公司(技術運用方面)做得怎麼樣,先看管理的,再看教學。

Q3:對於“程式設計教育的核心是語言”這個觀點,我想問,學習這種語言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僅僅為了溝通,那麼未來有了所謂的“轉換器”,這種學習是否還有必要?從業期間發現,這裡會有“受眾群體”的前提在哪兒?

A:可以不用學呀,那我們就成為產品的使用者就好了!比如說,現在這種自動翻譯(工具),我們去使用它就好了,也可以不用去學。這裡面唯一重要的核心——是希望能夠成為參與到未來世界的創造,還是只是去使用它。受眾群體的選擇和認知相關,總有一部分人要先走,再來一部分人跟上。我覺得coding或者programming(程式設計)就是人和機器交流的最高效率的方式。

Q4:少兒程式設計剛剛在起步階段,市場上魚龍混雜,能説明我們分辨哪些機構或者課程是否有含金量的參考標準是什麼?少兒程式設計幾歲開始?

A:核心是課程內容的設計,有沒有基於學生的發展和狀況為主體。

從幾歲開始,這是一個好問題,我換另外一個角度來回答你。因為我覺得按年齡分是非常粗暴的一個分法。任何一個東西從興趣到興趣感知、興趣培養,然後開始入門,變得更為專業,再到變成一個技能,它是階段的,所以得區分。如果你是培養興趣為目的,那麼開始的時候你就用手機、用Pad(平板電腦)就好了。然後,從人的認知和人的發展層面來說,其實六歲以前任何知識和技能都是沒有意義的。六歲以前的孩子就是在玩兒,學會能夠照顧好自己,吃喝拉撒,跟其他人相處,在一個有愛的環境裡面成長。所以,不管是少兒英語、少兒程式設計,還是少兒奧數,這種知識型和技能性的學習,六歲是個很好的時間節點。

Q5:總感覺“少兒程式設計”沒有一個出口,所以有點看不清。

A:對於出口這件事情,特別像我在13年、14年推少兒程式設計的時候,我們說它很重要,但沒有足夠多的證據、資料和結果來證明它重要。我覺得好多時候我們上來就一定要一個出口,但所有的東西都有一個週期。它現在在成長的過程中,你是很難證明它的,所以只有信與不信。其實,最終是認知,怎麼去真正理解這件事情。當能夠確認、能夠去理解這件事情的時候,就不會存在說出口這個最簡單、最粗暴的回答,或者說這麼一個訴求。而且,我個人認為,就是看不清楚的東西才有意思!因為看清楚了這東西就沒有意思了,大家都知道了,都很容易去做。恰恰就是因為看不清楚的事情和看不清楚的機會,裡面才可能存在巨大的潛力。

Q6:少兒程式設計究竟要培養孩子的什麼?輔導機構又該怎麼去推少兒程式設計的課程?

A:對於孩子來說,能培養興趣、體感就已經是非常完美的了,不要(指向)技能。比如,現在Python語言流行,20年以後誰知道是什麼?我覺得這裡面存在著貪婪。家長希望輔導機構又能看孩子,又能教孩子,這就是貪婪。在少兒程式設計領域是一樣的。少兒程式設計我們怎麼定義它?為什要加上“少兒”?因為在少兒這個階段,我們今天交給他一種(程式設計)語言,過二十年以後是怎麼樣是不知道的,我們要他對這件事情有興趣。之前和一個朋友聊“興趣到底是被培養的,還是被激發的?”我覺得興趣是被引發出來的,而不是被培養起來的。所以,我們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對(程式設計)這件事有感知,你給他愉快的環境,愉快的溝通。

我們要合理地告訴用戶預期,以及更為合理地去控制用戶的預期。告訴他,我就只解決這個問題,讓孩子對這件事情有感知、有體感。孩子未來到青少年、成人階段要不要去選擇這件事情作為生存技能,或者作為終身熱愛的事業,那是後面的事情,我們不需要現在就過度給出承諾。正確意識到在每一個不同階段我們對孩子要做的事情,有預期以及不同的分工,是非常重要的。

Q7: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少兒程式設計絕非要達到初級職業教育方向的某種目標,而是為學生打開一扇窗,埋下一顆種子,感興趣的以後還會自己繼續探索?

A:是的,就是埋下一顆種子。教育最難的一個衡量標準,除了考試、技能、學歷這些之外,教育最難的事情叫:首先要有一棵樹,撼動一棵樹,然後埋下種子。我們不知道這粒種子(有的時候是某個人的一句話、一個微笑)會在什麼時候對他人的人生發揮作用。所以,我覺得就埋下火種就好了。目標很單一、很簡單,把這個目標完成就夠了,不需要再去虛偽的、包裝更多的東西進去。回歸到最本質的東西,然後把最樸實的事情做好就夠了。

1、本文是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瞭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佈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資訊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相關專輯: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