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創新,從簡單的技能培訓班到全面的職業加速器

2018-05-05 10:28

波士頓教育創新 | 職業教育創新,從簡單的技能培訓班到全面的職業加速器

作者:Candy發佈時間: 2017-11-09 07:00

圖片來源:攝圖網

【波士頓教育創新系列專題】波士頓是美國東部的創新引擎,很多的創新都從這裡開始。本專題結合國內教育創新的熱門方向,實地走訪當地的教育創新組織,通過採訪瞭解他們的新思路與新實踐,給國內的教育創新者提供新的靈感與思考。

社會變化得越來越快,對很多人來說,學校所學的知識和職場積累的經驗,越來越難以跟上社會的變化。尤其是進入職場之後,會產生更強烈的學習需求。學習不僅是學習新技能、新知識,也是結識新的人脈、融入新的圈子。最重要的是,可以快速應用於職業發展。為了滿足這些新需求,在波士頓,圍繞職業教育的創新服務應運而生。

Shorelight:在職者不用辭職就可“出國留學”

提到職場充電,很多人會馬上想到去校園進修,再拿一個學位。但是對於想出國深造的職場人士來說,這不是一個容易下的決定。因為出國留學要重新適應新的文化和語言,要放棄現在的工作,而最後深造完,可能還得回國重新找工作。

駐紮在波士頓的留學服務創新公司 Shorelight,針對身在職場、考慮出國深造再拿一個文憑的職業人士開發出一個實驗專案,幫助職場人士實現不用辭職就可以獲得“出國留學”的體驗,最終拿到美國大學文憑。

和傳統的留學服務公司不一樣,Shorelight 扮演的不是簡單的仲介角色。基於對學生需求與大學需求的雙向瞭解,他們與美國的大學合作,開發創新的學位項目。“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國際生所在的國家,無論是在實體的校園還是在虛擬的雲端,我們希望能帶給學生與眾不同的教育體驗,讓有全球視野的校友遍佈世界。”

Shorelight建立的部分大學合作夥伴(圖片來自Shorelight)

最近,Shorelight 開發出的這個創新的留學專案是和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合作的電子與電腦工程碩士學位專案(The ECE M.S. Field Degree)。 這個碩士學位項目選擇的是該校最出名的電子與電腦工程專業,專案時長16個月,職場人士可以在不辭職的前提下,利用業餘時間修完,完成職場生涯中學術進修的無縫對接。目前,這個學位專案的試點國家在中國。其中三個學期的上課地點是在上海交通大學,一個學期(夏天的三個星期)學生可以選擇到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上課。授課教授均為麻省大學教授。

為了保證教學體驗,Shorelight開發了一套線上直播系統,輔助美國的教授與在中國課堂裡的學生進行即時互動。“攝像頭的清晰度能讓教授看到每個學生的表情。”專案的負責人Chris說。目前,Shorelight 還在波士頓的辦公室修建“課室”,準備將這套線上系統應用於總部與世界各地100多名員工的即時溝通。“科技改變我們學習與溝通的方式,作為一家公司,我們也需要這套系統,來和員工們一起溝通新產品、新文化。”

和在中國開分校的美國大學不同,Shorelight試圖用這種模式,一方面緩解美國校區接待學生的壓力,另一方面不必在當地建大學、而是通過與當地的學校合作,更低成本地將原汁原味的教學體驗帶給當地的學生。同時,因為有當地合作夥伴的支援,也減少了學生在語言和文化上的障礙,比如課程授課都是英文,但提供中文語言的支援,“PPT提供英文和中文兩種選擇,每節課都有兩個懂中文的老師在現場,實在不行,還可以問他們”。

此外,專案不但不影響學生現有的工作,也有可能帶來新的職業機會。學生可接入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校友系統,並有機會到與校方建立聯繫的博時、蘋果、微軟、亞馬遜、GE等公司做項目、實習、甚至就業。

       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的科技公開日活動(圖片來自Shorelight)

目前,該項目正在中國進行測試,第一期課程招收了8名學生,從二十多歲剛入職場的年輕人到四十多歲的職場管理層,他們的背景全不相同。

Ace是工科背景,工作了兩年,曾在一個機器人公司擔任技術支援工程師,希望通過攻讀學位發展專業技能,更好地規劃未來的職業發展。在和中國傳統的考研對比之後,他看中這個項目可以“最好、最快地接受國外的教育”,做了申請。

Tony做了近20年的軟體發展,但最近一年才開始接觸嵌入式軟體發展,感覺很多知識需要系統地學習,於是他開始關注各種課程。前幾年,他一直在看國內的研究生,但考國內的研究生需要學政治等實用性不太強的東西,到國外脫產讀書,時間和機會成本又太高。後來看到這個課程,覺得“工作生活都不用間斷,再合適不過”。之後,他獲得了公司的支持,拿到了獎學金,自己只需要付一半學費,打算攻讀完學位之後繼續留在原公司工作。

在船舶公司擔任高級工程師職位的Dingsheng,工作已經八年多,從事的是船舶和海洋工程結構物的強度驗證和審批工作,和課程專業並沒有太多直接聯繫。選擇這個項目,一方面是受妻子的鼓勵,“接觸一下電腦的邏輯訓練,對現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另一方面是考慮到未來職業的發展,他處於一個正在走下坡路的行業,想接觸一下朝陽產業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來提高自己。“如果將來創業,也可以進入交叉學科領域,不用受限於現階段的知識領域。”

對該項目有意向的學生在上海交通大學與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教授開會(圖片來自shorelight)

在上海的這個實驗只是個開始。下一步,Shorelight會開發更多的課程專案,並且把這種課程模式推廣到更多國家。據悉,目前他們已經和印度的學校達成了合作意向。

Startup Institude:八周融入科技創業行業

“傳統公司的職業技能不一定能夠適應創業公司的文化,但這並不意味著人才就因此失去他們在創業公司的工作機會。”

如果說,Shorelight試圖在學術領域加速職業教育,Startup Institute 則是從創業的角度出發,來加速職業教育。

在波士頓的創業圈,Startup Institute 小有名氣。面對創業公司快速增多,創業公司裡科技相關的工作需求快速增多的現狀,Startup Institute一方面給快速增長、求賢若渴的創業公司持續提供人才,另一方面幫助想要進入創業公司工作的職業人士提供相關技能、文化培訓,以及資源網路的接入。它不簡單是一個職業培訓專案,更是創業生態圈的構建者。

不僅學習技能,也學習文化

無論有沒有創業公司工作經驗,有沒有技術相關背景,都可以申請Startup Institute八周的職業加速課程專案。在申請的階段,Startup Institude的招生官不僅會看申請者目前的工作與技能,也會看他們喜歡什麼,期待什麼,從而幫助選擇適合他們的項目。不是所有的申請者都能通過,為了確保學員最終都能進入創業公司工作,Startup Institute的招生官也會看他們是否有適合創業公司文化的潛質。

 Startup Institute的專案介紹會(圖片來自Startup Institute)

結合創業公司的需求,Startup Institute設計了四門課,包括產品與設計、技術行銷、銷售與客戶管理以及網頁開發。每個學生會選擇其中一個課程方向,以為某一個創業公司做專案,解決一個現實的商業問題的形式,通過實踐來學習。所有的課程都由實際的行業從業者教授,比如網頁開發者、設計師、行銷專家等等。除了專業課之外,所有的學生都會上關於創業公司文化的基礎課,瞭解應該如何融入創業公司的文化與節奏。

數字行銷課程的學生的作業之一-管理Startup Institute的Instergram(圖片來自Startup Institute)

接入行業相關的網路與資源

Startup Institute充分接入了當地的創業生態圈,與80家創業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我們認為和在招人的創業公司保持活躍的工作關係很重要,因為這能確保我們及時瞭解他們的需求,保證學生發展的技能是和當今創業環境高度相關的。”對於Startup Institude來說,他們與創業公司的合作關係不是簡單的輸入人才,而是讓雇主在不同環節與學生有不同的互動,包括邀請創業公司的行業領袖給學生上課,讓學生在就學期間與創業公司合作專案,根據創業公司的需求進行定向推薦等。

Startup Institute舉辦的“Inspiring career in Design"活動,邀請創業公司裡相關行業的從業者現身說法,分享他們是如何進入設計行業的(圖片來自Startup Institute)

“就像那些大的諮詢公司總是從常青藤高校找人才一樣,我們從Startup Institute找到已經受過訓練、準備好和我們一起創業的人才。”Ladder行銷創業公司聯合創始人Michael說,“我們60%的員工都是從Startup Institute畢業的。”Michael分享了他如何在Startup Institute招到第一個員工的故事。“我在Startup Institute教授行銷的課程,在那個時候,我就注意到Wilton,一個總是問很棒的問題的學生。下課之後他邀請我一起去喝杯咖啡,在和他聊天的時候,我發現他在為Startup Institute做一個為自由職業者行銷的專案,需要一些支援。我提出我想邀請他來Ladder的團隊一起做這個項目。我很慶倖自己下手夠快,一個星期之後,在Startup Institute舉辦的Talent Expo人才交流會上,他做完分享之後,有七家公司想要雇用他。”

由Startup Institute舉辦的Talent Expo人才交流會,“畢業生”會有60秒的時間介紹自己有什麼能力,能給創業公司帶來什麼價值。現場也邀請創業公司合作夥伴,科技領袖等創業圈裡的相關社群成員,直接進行人才對接,也給畢業生提供與行業相關人士社交的機會。(圖片來自Startup Institute)

在Startup Institute“畢業生故事”的頁面,或者直接在網上搜,都可以找到不少學生分享的故事。來 Startup Institute 完成職業轉型、加速的學生,有的從家庭主婦變成了行銷專家,有的從政治倡議者變成了銷售代表,有的從影像製作者變成了使用者體驗設計師,有的從實體零售的行政人員變成了Twitter的數字行銷者。對於他們來說,Startup Institute不僅僅是一個快速學習相關技能的地方。事實上,八周的時間,並不能幫助他們精於某種技能,關鍵是Startup Institute讓他們“快速融入創業公司的文化,認識對的人,掌握了相關基礎技能,並且知道在實際工作當中他們還需要什麼”,從而很好地幫他們準備了下一步職業發展的轉換。

      Startup Institute的校友故事頁面(圖片來自Startup Institute)

Shorelight和Startup Institute,從學術和行業的兩個角度,試圖給今天的職業人士帶來一些新的價值。他們的項目設計帶給我們兩點關於職業教育創新的思考:

1)職業教育不是“停下來學習”,而應關注如何配合職場人士動態的生活方式與職業發展,創造“一直往前”的感覺。

2)職業教育不是“技能知識培訓班”,而是職業加速器。技能與知識的學習只是基礎,如何應用這些技能與知識,可以到哪裡應用,才是關鍵。

作者介紹:

楊雁清(candy),青年文化研究員,9年中國年輕人群體和青年文化研究經驗,美國NAMAC藝術領導力項目學者;同時亦是活躍的文化聯結者與社群營造者,致力於賦力年輕人帶來的改變。曾發起50場年輕人意見領袖分享會議、各種規模的工作坊以及不同主題的社區藝術專案,並被邀請在香港MaD大會,DFC中國年會,TedX演講。著有《胡同裡的沙發人類學》豆瓣上架電子書,曾供稿《城市畫報》《大學生》《時尚cosmo》《時代週報》等媒體。

1、本文是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瞭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佈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資訊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