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創新:誰說藝術無用?它可以改變世界

2018-05-05 10:57

波士頓教育創新 | 藝術教育創新:誰說藝術無用?它可以改變世界

作者:Candy發佈時間: 2017-11-06 07:00

【波士頓教育創新系列專題】波士頓是美國東部的創新引擎,很多的創新都從這裡開始。本專題結合國內教育創新的熱門方向,實地走訪當地的教育創新組織,通過採訪瞭解他們的新思路與新實踐,給國內的教育創新者提供新的靈感與思考。

藝術教育是培養創造力的搖籃。然而,很多人對藝術教育有著擔憂,擔心藝術教育對實際的生活並沒有多大用處。接下來分享的來自波士頓的幾個創新藝術教育案例,也許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新的啟發:藝術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這些創造力也直接應用于現實世界。

Artists for Humanity:創造力應用於商業項目

Aritists for Humanity (簡稱“AFH”)是一個給波士頓青少年提供藝術教育的項目,不僅教授青少年藝術/創意技能,還通過連接現實世界的工作機會,讓他們能夠在不同的專案中鍛煉和施展創造力,並且獲得收入。

AFH 3D設計工作室的學生正在上課(圖片來自Candy)

AFH由3D設計、繪畫、數位媒體(圖像設計、視頻&動畫、攝影)及絲網印刷等幾個工作室組成,每個工作室都提供專業的藝術家/設計師作為導師,每個導師帶有十幾名學生。在AFH,學生並不被稱為“學生", 而被稱為年輕的“設計師”“藝術家”。通過四周的基礎課程學習掌握一定的藝術技能之後,這些年輕的設計師、藝術家就會在導師的帶領下參與商業專案,比如為Bank of America 設計大堂裡的雕塑,為城市公共空間做藝術壁畫,為家居品牌設計桌椅等。他們切實地參與到專案中,瞭解如何和現實社會、商業客戶接觸,如何團隊協作、進行頭腦風暴、產出創意模型以及最終提交讓客戶滿意的成果。

AFH繪畫工作室的學生為TripAdvisor的會議室設計創作的大型繪畫作品,七塊大型繪畫作品代表的是七大洲,從而體現TripAdvisor國際化旅行的品牌形象。(圖片來自AFH)

AFH 3D設計工作室的學生為波士頓公共市場、波士頓市政府等客戶設計製作的自行車停放設置,不僅考慮到實用性,也考慮到如何融入社區和城市的環境。(圖片來自AFH)

除了給不同工作室的學生承接商業專案以發揮創造力,鍛煉能力和獲得收入之外,AFH也聘請學生創作作品,在AFH的展覽空間 EpiCenter 展示,感興趣的人可以購買、租賃這些作品。結合不同客戶的需要,AFH用這些青少年藝術家的作品來策展,讓他們的作品出現在公共空間、企業辦公環境裡。每年,AFH平均聘請250名青少年藝術家,組織50-75場展覽。

AFH的青少年藝術家正在繪畫工作室創作作品(圖片來自Candy)

Slalom諮詢公司租了一批AFH青少年藝術家的作品放置在其辦公室,這些作品都圍繞Slalom的公司文化來選擇與策展。每個作品都介紹了青少年藝術家的姓名以及他們的創作想法。(圖片來自AFH)

Teknion,一個高端辦公傢俱品牌,租了一系列AFH青少年藝術家的作品放在他們公司最新裝修的展覽廳,租期從半年到一年。(圖片來自AFH)

AFH將藝術教育與商業專案連接的模式,不僅在波士頓本地,也在整個美國產生影響力。哈佛商學院、斯坦福商學院等高等學府將AFH作為案例研究學習,美國不同地區的社區也開始採用AFH的模式。Woonsocket, RI (RiverzEdge Arts Project); Kansas City, MO (MyArts); North Little Rock, AR (The Art Connection); New Orleans, LA (Youth Creative Agency) 和 Framingham, MA (The TEMPO program at Wayside Youth Services) 是幾個成功採用AFH專案模式的姊妹專案。

AFH的網站上有一個視頻,裡面有許多在這裡學習的青少年藝術家談論他們喜歡AFH的什麼,答案多種多樣,其中包括:可以有機會在更早的時候發現和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或者是更早地接觸到這些創造力如何應用于現實世界。我在AFH遇到了 Thornton,他在一個AFH和Reebok合作的專案當中,為Reebok設計了一款新的鞋子。我問他的設計靈感來自哪裡,他說,來自火箭和太空。就像一個火箭面對一個未知的終點一樣,作為青少年的我們,也是不知我們究竟去向何處。我在他的設計說明中讀到了另外一半我在AFH所感受到的:支持我們的人總在那兒,啟發我們要堅持一條道路,而這條道路,始於好奇與探索。

AFH數位媒體工作室裡,展陳著Thornton設計的鞋子。(圖片來自Candy)

Zumix:創造力應用于社區發展

和AFH很類似,Zumix也是一個針對青少年學生的藝術教育項目,也是一方面教授學生藝術技能,一方面幫助學生用他們習得的藝術技能連接現實世界。

Zumix在East Boston已經有二十多年。九十年代的時候,社區裡青少年暴力的現象很嚴重,如何可以讓青少年在放學後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而不是去搞破壞,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Zumix創始人 Bob 和 Madeleine結合他們的興趣愛好,發起了Zumix專案,希望能引導青少年結合他們對音樂的熱情,做一些能夠改變他們生活和社區的事情。

最開始,Zumix只是一個24名青少年參與的歌曲創作項目。成立兩年之後,他們發起了社區裡第一個免費的夏天戶外音樂節。二十多年後的今天,Zumix在社區裡服務了 1000多人,由消防局改造的空間給青少年提供了學習音樂、玩樂器、做電臺的地方。

和AFH提供多元的藝術項目不同,Zumix聚焦在音樂領域,給青少年提供音樂相關的技能學習與培訓,其課程包括作詞作曲、聲音的錄製、音樂的製作,不同樂器如鋼琴,吉他,非洲鼓,木管樂器等的學習,以及電臺的製作。

學生在Zumix學習如何處理音效(圖片來自Zumix)

學生們正在樂器課(圖片來自Zumix)

Zumix的電臺在當地小有名氣。學生在電臺製作課程當中會學習如何採訪,如何製作電臺故事,如何發展和聽眾之間的關係等等。通過提交電臺節目方案,學生可以成為Zumix電臺的主播,在94.9兆赫,通過自己製作的電臺節目向社區、城市發出自己的聲音。

其中有一期電臺節目,學生談到社區裡面的變化。他們到社區採集聲音,看見在公園裡的鄰居、樹上唱歌的小鳥、路上用英文和西班牙語交流的行人……在這些熟悉的景象之外,他們也看到一些新的景象,社區裡新建的看起來很體面奢華的房子,以及開發商正在抬高的房價。之後,在他們製作的電臺裡分享他們的觀察以及疑問:社區裡有多少人關注到這些正在興建的房子?大家有什麼感覺?我們怎麼可以為更公平的住房找到解決方案?

                               學生正在製作電臺節目(圖片來自Zumix)

Zumix不僅提供給學生一個安全的、開放的、鼓勵創造與表達的音樂學習環境,還在社區裡面舉辦許多免費的音樂活動,包括夏天的演奏會系列,全年不同時間段的演出,社區之舞之夜,電影放映,開放說唱之夜,還有各種各樣的音樂節。每年有超過一萬人參加Zumix舉辦的各種活動。學生因此有許多公開演出的機會,一方面鍛煉他們的技能,另一方面將所學貢獻給他們所在的社區,也因此產生更高的社區歸屬感。

Zumix的學生樂隊WildPainting在Radio Block Party上演出(圖片來自Zumix)

Urbano: 創造力應用於社會參與

對Urbano來說,藝術是改變實現社會的一個工具,它尤其關注藝術在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上,能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因此,Urbano給當地青少年提供的藝術教育,旨在培養有公民意識的年輕藝術家,鼓勵他們通過藝術,參與社會事務,解決社會問題。

Urbano沒有固定的課程,更多的是項目制的探索。每年,Urbano 都會制定一個大的主題,在這個主題之下,邀請不同領域的專業藝術家和學生一起設計、完成專案,學生在專案當中和藝術家一起合作,學會用具體的藝術技能表達與創造,同時解決一個社會問題。比如:2016年-2017年,圍繞The commons|The other的主題,五個不同的藝術家,從不同的藝術形式、不同的切入點,和學生一起一起用藝術介入他們關注的社會問題。

藝術家Jessica發起了Artivism in Egleston,帶領學生在社區裡面進行研究:瞭解如何成為一個藝術行動者,如何與社區裡的居民合作,一起為了共同追求的社會公平正義的願景而採取行動。(圖片來自Urbano)

藝術家Sara結合她一直在做的專案-通過記錄和研究波士頓正在施工的地區(尤其是正在建的高樓區域),瞭解波士頓正在快速變遷的人口分佈。她帶領學生研究他們所在的社區的變遷,探討中產階級化如何使得他們所在的社區裡的人口漸漸變成“他者”。學生們會通過詩歌,雕塑,在社區裡不同地方的現場表演表達他們的思考。(圖片來自Urbano)

是什麼阻礙了不同社區的人將彼此當成獨立的個體去瞭解?個人身份認同多大程度上是被社會塑造的?多大程度上是由我們自己選擇的?藝術家Mary結合表演藝術,通過設計和編排允許大眾參與的非傳統舞蹈,帶領學生探討社區裡的個人身份認同問題。(圖片來自Urbano)

每年,Urbano 都會有不同的藝術家來進行駐地項目,在Urbano學習超過兩個學期的學生,會變成Urbano的fellow,承擔更多的責任,比如協助藝術家舉辦活動,進行研究,產出藝術作品,擔任同齡人的導師等。2009年成立至今,Urbano服務了超過1200名公立學校的學生,與150位專業藝術家合作,吸引了30000名以上的參與者。

“Urbano讓人們思考他們的生活,以及他們想要給這個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我覺得我們正通過行動傳達這樣的資訊。作為一個藝術家,你總是想讓人們看見、反思,對問題有更多的關注。”Urbano的一名青少年藝術家這樣描述Urbano給他帶來的影響,正如Urbano所期待的,通過這樣的藝術教育專案,最終不是希望培養Artist(藝術家),而是Artivist(artist藝術家+activist行動主義者的合稱,意為藝術行動主義者)。

Artists for Humanity、Zumix、Urbano三個藝術教育項目,給我們打開了藝術教育的不同可能性,藝術教育不是生硬的技能學習,而是可以應用在商業項目、社區發展、以及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追求中。

作者介紹:

楊雁清(candy),青年文化研究員,9年中國年輕人群體和青年文化研究經驗,美國NAMAC藝術領導力項目學者;同時亦是活躍的文化聯結者與社群營造者,致力於賦力年輕人帶來的改變。曾發起50場年輕人意見領袖分享會議、各種規模的工作坊以及不同主題的社區藝術專案,並被邀請在香港MaD大會,DFC中國年會,TedX演講。著有《胡同裡的沙發人類學》豆瓣上架電子書,曾供稿《城市畫報》《大學生》《時尚cosmo》《時代週報》等媒體。

1、本文是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瞭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佈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資訊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