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歷史不是成年人的特權,孩子用設計創造新的社區歷史

2018-05-05 10:14

波士頓教育創新 | 講歷史不是成年人的特權,孩子用設計創造新的社區歷史

作者:Candy發佈時間: 2017-10-30 07:00

【波士頓教育創新系列專題】波士頓是美國東部的創新引擎,很多的創新都從這裡開始。本專題結合國內教育創新的熱門方向,實地走訪當地的教育創新組織,通過採訪瞭解他們的新思路與新實踐,給國內的教育創新者提供新的靈感與思考。

上一篇問題解決式教育的分享當中,談到 MIT D-Lab 的案例,D-Lab 針對的是大學生人群,針對中學生、小學生、甚至幼稚園的學生,問題解決式教育怎麼做? 從什麼問題切入,又有什麼有效的途徑?接下來,我們再看兩個波士頓本地的創新實踐案例。 

Educator Design lab:讓教育者變成創新引擎,帶動學生解決問題

他們找到的切入點是,從教育者開始,賦予教育者用設計思維看待每一天教育工作面對的問題,帶動學生和其它相關利益方,一起設計並實踐問題的解決方案,在日常實踐中合力改善教育。

Cambridge Educator Design Lab 的創始人是 Angeline,她曾在公立學校系統工作多年,也有商學院的背景。在她看來,公立學校”總是少數人掌握決定權,創新總是從上至下”,而她想改變這樣的現狀。要培養學生進行創新教育,首先教育者就得先懂得創新,系統也必須創新。在商學院學習和實踐過設計思維的她,開始通過Cambridge Educator Design Lab,將設計思維的工具引入公立學校。“設計思維在商業領域已經很廣泛了,但是在教育領域,很多人都還不知道它,更別說能用這套思維工具來創新了。”

將設計思維課程加入教育者職業發展學習內容

在本地的公立學校系統,每個老師都有35小時要花在職業發展學習上,其中25小時是被規定的課程和內容。Cambridge Educator Design Lab 把設計思維的課程也加到老師職業發展學習的內容裡。每個星期,Angeline 都會到合作試點學校給老師們”上課“,用設計思維的思路,帶著老師發現教學當中的問題,讓他們提出“設計挑戰”,並且嘗試解決這些挑戰。

一般說來,老師們會接受七個設計思維課程的培訓,包括學習什麼是設計挑戰,如何定義一個設計挑戰,如何定義自身角色,有什麼資源,有什麼可能的解決方案,提出初步的 prototype,解決方案的驗證與發展。每一次課程與討論,都結合老師實際的教學情況,用他們遇到的實際問題來練習設計思維的應用。

採訪 Angeline 的時候,她恰好完成了兩場與老師們的討論。一場與幼稚園老師界定出一個設計挑戰:我們如何能為孩子們創造機會,讓他們能在課程中找到啟發,從而獲得學習的自主權?另一場與一年級老師們界定出一個設計挑戰:我們如何能在培養自信又獨立的一年級學生的過程中,為所有人創造樂趣與意義?

Angeline與幼稚園老師討論的設計挑戰(圖片來自Candy)

界定設計挑戰的過程,一方面是幫助老師們充分反思日常的教學工作,找到他們最關心、最困擾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會和老師們一起梳理怎麼定義成功的目標,以及解決這些挑戰有可能遇到什麼阻礙,確保這些設計挑戰是可實現的。

探索解決方案的過程當中的創意教練與協作

界定了設計挑戰之後,老師們需要找到專案的相關利益方,包括學生、校方、家長、社區成員等等,來一起探討問題的解決方案並且形成行動方案。在這個過程當中,Cambridge Educator Design Lab扮演“創新教練”的角色,即時跟進不同專案的進程,給有需要的老師提供諮詢。

在整個過程當中,老師是“邊做邊學”,因此他們與學生的關係更像是協作者,而不是傳統教學關係當中的權威。“對於只有幾歲的孩子,讓他們直接來做創新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和老師一起解決一個和他們彼此都相關的設計挑戰,用這種方式參與進來,反而有更好的效果。”Angeline介紹,“讓教育者以協作的方式參與到以設計為基礎的問題解決過程中來”,在教育系統裡面建立合作與創新的文化都是Cambridge Educator Design Lab試圖實現的目標。

圖片來自Candy

以上兩張圖片為Cambridge Educator Design Lab在社區舉辦活動中,將用設計思維解決問題打造成一個人人可以參與的遊戲,每個人都可以在一個盒子的一面寫下Ta注意到的問題,其他人可以沿著設計思維的不同步驟在盒子的不同面寫下他們的發現、闡釋、初步的想法、基於初步想法產生的prototype以及最終演變發展出來的想法 

在不斷的練習當中掌握創新的思維工具

每個老師完成一個設計挑戰之後,又會重複使用設計思維的整套流程,再開始提出下一個設計挑戰,“不斷地練習用這套創新思維工具解決日常教育工作當中遇到的問題”。和在商業世界應用設計思維相比,Cambridge Educator Design Lab並不那麼注重最終成果出現得有多快、影響有多大,他們更關注老師是不是能在邊做邊學中熟悉這套思維工具。

目前Cambridge Educator Design Lab還處在試驗階段,最終的目的,是成為公立學校系統裡面的一個創新中心。教育者能不斷提出設計挑戰,並且不斷地與學生、家長、學校、社區的夥伴等協作,創造新的解決方案。

Innovators for purpose:從學生提出的問題出發,引導他們解決問題

Educator Design Lab 關注的是解決學生和老師在學校系統裡遇到的問題與挑戰,另外一個針對小學生和中學生的課外項目 Innovators for purpose,關注的則是學生在他們所生活的社區裡遇到的問題與挑戰。

Innovators for purpose專案服務的是低收入家庭,或者說缺乏資源家庭的學生。該專案起源于學生在快速城市化、快速中產階級化的社區裡提出的一個問題:我們如何才能成為快速變化的社區的一部分?“孩子們生活在Cambridge,這個區域充滿了投資、創業,有Google、Microsoft等高新科技公司,麻省理工、哈佛等高等學府,一直都在做新的建設,有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但是這些變化仿佛與他們無關。他們的父母並不在這個區域工作,也不懂這些行業,更不用說和孩子們討論這個區域的工作。因此,雖然生活在一個區域,對他們來說,那卻是另外一個世界。”Innovators for purpose聯合創始人Michael解釋了孩子們產生這個問題的背景,分享了發起這個項目的初衷,“想讓這些缺乏資源的孩子們真正身處在這個環境,成為社區的一部分”。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Innovators for Purpose設計了一些不同的專案。一方面,為幫助學生們未來進入高新科技的公司建立 STEM 的基礎,給學生提供數學、科學等 STEM 技能的學習機會。另一方面,為了幫助學生建立與其生活的社區生態環境之間的聯繫,提供週六的field trip,帶領學生進入那些”不屬於他們的世界“,並且與之產生互動。除此之外,還給學生設計不同的挑戰,讓學生觀察社區、瞭解社區、並且在社區裡發出自己的聲音。

STEM 結合設計,為未來就業培養技能基礎

數學、科學、設計、機器人,Innovators for Purpose 尋找到不同的合作夥伴,為學生提供不同的課程專案以培養他們相應的知識基礎與動手能力。

去年夏天,Innovators for Purpose 帶領六到九年級的學生完成了“機器人與社會”的項目,在這個項目中,學生們學會如何程式設計機器人,不僅如此,他們還用設計研究的工具進一步探索“如何使用機器人來延展殘疾人的能力”。他們參觀了Perkins School For the Blind,採訪並體驗患有不同殘疾的人所面對的生活情境,產生新的機器人設計想法,比如能給盲人導航的機器人,能加速受傷痊癒的機器腿,為盲人運動員設計的幫助他們訓練的“教練”等等。

學生們在設計機器人(圖片來自Innovators for Purpose)

在這樣的專案當中,學生們不僅建立一定的技能與知識基礎,也開始建立他們對未來發展與職業的想像。在 Innovators for Purpose 與 MIT 的 IDM合作的另外一個專案中,學生與MIT IDM的大學生在一起工作四天,用既有的材料設計樂器,並且到社區裡面進行演奏,為Innovators for Purpose項目籌款。胡蘿蔔、礦泉水瓶、易開罐、木頭、車輪、金屬片,你能想到的材料甚至你想不到的材料他們都用上了。其中一個四年級的女孩,本來理想是當一名老師,在有了這四天的動手體驗之後,有了新的理想,“上MIT,當一名工業設計師”。

樂器專案照片(圖片來自MIT IDM)

MIT IDM專案的學生Maria Tafur和Masakazu Nagata和7歲的Brave Sharab在社區裡演奏他們做的樂器 (圖片來自Jesse Costa/WBUR)

每週六的Field Trip,進入社區裡熟悉的陌生世界

“孩子們每天都路過Kendall Square的大樓,卻不知道裡面有什麼。”面對社區裡這樣的“熟悉的陌生世界”,Innovators for Purpose專案每週六都組織孩子們到不同的地方,打開神秘的大門,讓他們體驗裡面的世界。到MIT、哈佛等高校與大學生交流、進行工作坊,到Google、Microsoft等科技公司參觀,到Cambridge Public Library、科學館等公共機構進行實地學習,讓孩子們和社區裡不同的機構產生關聯。

圖為孩子們在週六的活動中到不同的高校參與不同的活動 (圖片來自Innovators for Purpose)

重新講述社區的歷史,在社區裡創造可見的變化

社區裡的歷史總是成年人講述的,Innovators for Purpose通過 WayFinders 專案,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的視角去觀察社區、與社區發生互動,講述他們眼中的社區歷史,並且通過新的設計,為社區創造可見的新的歷史,由此成為社區變化的一部分,而非沒有關係的旁觀者。

由Innovators for Purpose的學生設計的The looking glass (圖片來自Innovators for Purpose)

“最近學生們在Kendall Square和Central Squre的幾個公共公園做了幾個新的設計”,專案的聯合創始人Michael展示了幾個學生的設計作品,在Kendall Sqaure的Galaxy Park, 學生設計了一個裝置藝術The looking glass,這個設計的一面,是不遠的LoneFellow Bridge 1900年的樣子。在這座橋建成之前,Kendall Square還沒有發展起來。設計的另一面,是現在 Main Street的樣子,科技巨頭谷歌、微軟只有幾步之隔,星級酒店、餐廳等商業林立,麻省理工學校的教學樓分散在不同地方。這是學生瞭解歷史之後,挑選並且用他們的方式呈現的歷史,説明更多在這個社區裡、並不瞭解這些歷史的人通過今昔的對照更瞭解所在的社區。

在Central Square的JBR Park,學生設計了一個剪影的雕塑。在瞭解了社區歷史以及與當地人互動之後,他們發現,這個社區裡居住著很多移民。這個移民的剪影拎著手提包,走向Central Square,就像任何一個路過Central Square的人。學生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設計,表達對社區裡移民的歡迎與認同。而明年4月,這些學生的設計都會變成現實,放置在社區公園裡。“學生們經過會看見他們的設計,他們給社區創造的新的變化。”

         由Innovators for Purpose的學生設計的The Newcomer (圖片來自Innovators for Purpose)

社區經歷城市化、中產階級化並不是 Cambridge 的孩子獨自面臨的問題,它發生在全球不同的角落,如何通過教育專案,給身處這樣快速的變化又缺乏資源的孩子以支持,以讓他們留在社區,並且成為創造社區變化的一部分、成為下一代的問題解決者,是Innovators for Purpose專案提出的思考。

無論是Educator Design lab,試圖讓教育者首先變成創新的引擎,帶動學生一起解決每天在教育當中遇到的問題;還是Innovators for Purpose試圖從學生提出的關鍵問題出發,引導他們解決與自己息息相關的問題;它們都試圖從實際的生活情境出發,讓學生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也目睹因為自己的協作與創造帶來的變化,因此獲得更大的動力與成就感。

作者介紹:

楊雁清(candy),青年文化研究員,9年中國年輕人群體和青年文化研究經驗,美國NAMAC藝術領導力項目學者;同時亦是活躍的文化聯結者與社群營造者,致力於賦力年輕人帶來的改變。曾發起50場年輕人意見領袖分享會議、各種規模的工作坊以及不同主題的社區藝術專案,並被邀請在香港MaD大會,DFC中國年會,TedX演講。著有《胡同裡的沙發人類學》豆瓣上架電子書,曾供稿《城市畫報》《大學生》《時尚cosmo》《時代週報》等媒體。

1、本文是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瞭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佈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資訊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