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遊牧“的設計博物館,讓整個城市變成設計教育的場所
2018-05-03 11:08波士頓教育創新 | 這所“遊牧“的設計博物館,讓整個城市變成設計教育的場所
作者:Candy發佈時間: 2018-02-01 07:00
圖片來源:波士頓設計博物館
波士頓教育創新系列專題:
波士頓是美國東部的創新引擎,很多的創新都從這裡開始。本專題結合國內教育創新的熱門方向,實地走訪當地的教育創新組織,通過採訪瞭解他們的新思路與新實踐,給國內的教育創新者提供新的靈感與思考。
設計在現代社會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從建築設計到視頻遊戲設計,從家居設計到時尚設計,從具體的產品設計到圖像設計,從網頁設計到流程和體驗設計,設計不僅僅是一個行業、一種技能,而變成了提升生活品質、讓商業變得更有競爭力、解決社會問題的一種思考方式,一種工具手段。
圍繞設計相關的教育選擇也正在變得越來越多。但大部分學校的課程或是培訓機構提供的設計教育,都是讓學生在一個集中的時間在一個固定的地方進行關於某種設計技能和設計思維的學習。但設計無所不在,設計也是為了所有人,那麼為什麼不把整個城市當成學校,讓人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學習設計呢?
波士頓設計博物館(Boston Design Museum)創新地實踐了這種“設計教育”。這個針對大眾普及設計的教育專案,使命是提升所有人關於設計的意識,把設計所帶來的改造力帶到各個地方,以啟發這個世界上有更多充滿創造力的問題解決者。雖然叫設計博物館,但它沒有一個實際存在的固定的館址,如項目總監Liz介紹的,“我們是一個新型的博物館,我們遊牧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不是所有人都會去博物館,我們去人們所在的地方,把關於設計的啟發帶給他們。”。
設計無處不在,那麼圍繞設計相關的教育又該如何入手呢? 波士頓設計博物館界定了12個與今天人們生活最為相關的設計應用的方向主題,圍繞“活力城市”,“工作場所創新”,“教育”,“玩樂”,“資料視覺化”,“商業”,“社會影響力”,“可持續”,“健康”,“創業”,“多樣化”,“公民創新”主題等來設計不同的展覽、活動與項目,從提供知識與啟發,參與體驗,激發改造等不同的層面,讓公眾能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的層次上認識和理解設計,以實現“設計教育”的目的。
設計並不宏大:各個領域的設計應用分享
波士頓設計博物館每個月都有“設計早晨”的活動免費對公眾開放。以早餐會的形式,每次都邀請一個行業內的思想領袖來分享他們的項目或想法,比如選民投票的流程和體驗路徑是如何設計的,生態建築是怎麼設計的,如何使用音樂來團建,人工智慧如何改造工作場景,醫療環境如何設計可以從心理上給患者帶來治癒感等等。這些相關從業者、研究員、設計師的分享,使得大家更瞭解生活中所看到、所經歷的事物/體驗是如何被設計出來的,從而提升對設計的敏感力。
波士頓設計博物館”設計早晨“活動現場 (圖片來自波士頓設計博物館)
除了每個月的“設計早晨”活動,每個季度,波士頓設計博物館也會舉辦UNITE活動,所謂UNITE,中文意為“聯合”。通過一個公眾關心的話題,連接不同領域、不同背景、不同視角的人。每次活動都會邀請四名專家同席討論,但其中只有一名可以是設計師背景。比如,在一次如何把設計思維引進中小學校的話題討論當中,波士頓設計博物館邀請的四名專家分別來自學校的創辦者,家長,長期觀察教育發展的記者,還有一個學校的建築設計師。UNITE活動希望讓公眾看到,設計是如何與其它視角、其它學科的知識相配合,一起來解決問題。
波士頓設計博物館“UNITE”活動現場 (圖片來自波士頓設計博物館)
設計離我們並不遠:基於日常生活場景的設計策展
除了對談和分享,波士頓設計博物館也會策劃各種各樣的展覽和活動。在公眾實際生活的空間中,通過主題性、可參與的展覽,讓公眾“看見”經由設計師精心設計的物品/環境/體驗,瞭解設計的意圖,建立對設計的敏感度。
Design for Dinning專案中,波士頓設計博物館在其中一家餐廳裡放置的展覽介紹(圖片來自波士頓設計博物館)
到餐廳吃飯是我們生活中最日常的場景,從功能表的設計,餐廳室內裝修的設計,傢俱的選擇到食物的呈現,設計在這個生活場景裡無處不在。如何讓公眾可以“看見”這些設計,瞭解設計是如何塑造他們的體驗的?波士頓設計博物館策劃了一個關於“為吃而設計”(Design for dinning)的互動展覽,選擇了市中心的區域,和七個餐廳以及七個設計工作室合作,每家餐廳和一個設計工作室會共同設計一個新的餐廳體驗。在互動展覽期間,公眾可以去這七個餐廳,結合波士頓設計博物館的說明,親自體驗他們有什麼特別的設計;可以聆聽餐廳設計師的設計意圖與理念;也可以參與波士頓設計博物館組織的專人講解的餐廳設計之旅。
波士頓設計博物館的導覽員帶領公眾到不同的餐廳體驗餐桌的設計(圖片來自波士頓設計博物館)
設計的過程並不神秘:公眾可參與的開放過程
除了展示設計的成果,讓公眾看見並且參與設計的過程,也讓公眾進一步瞭解一個設計是如何產生的。
為了展示設計如何改變城市的環境,波士頓設計博物館聯合麻省的交通部門和其它當地組織,一起舉辦了一個3天的hack-a-thon設計活動,給波士頓本地的設計師/創新者提出了一個設計挑戰:改造93號洲際公路在South Boston和South End中間的高架橋區域,讓它變得更安全並且更有活力。4-6名設計師/創新者為一組,每個小組都有一個非常瞭解本地社區的居民作為專案諮詢,在三天之內,他們需要提出一個新的設計方案和設計原型。整個活動就在立交橋下的公共區域進行,路過的行人都可以來看設計的現場,並且提供他們的想法和回饋。通過這種方式,設計的過程得以被看見。
設計團隊在高架橋下設立互動板,就“這個空間給你什麼感覺?”收集當地社區居民的回饋。(圖片來自波士頓設計博物館)
設計團隊現場頭腦風暴(圖片來自波士頓設計博物館)
設計團隊開始製作設計原型(圖片來自波士頓設計博物館)
活動的最後一天,設計團隊分享他們的設計理念與原型(圖片來自波士頓設計博物館)
最終,這個歷時三天的設計挑戰活動,不僅產生了10個改造該區域的想法,也吸引來上千名的參與者。波士頓設計博物館會幫助實現其中的一些改造概念,也把專案的成果變成該區域的一個公眾展覽,讓更多本地社區的人看見。
設計改變生活:親歷設計前後的變化
給公眾普及設計教育是波士頓設計博物館的核心,但在普及教育的過程中,通過設計給城市和社區帶來改變,讓所有人親歷設計的改造力,體會給生活帶來的變化,是波士頓設計博物館更大的願望。
在2016年圍繞“玩樂“為主題的公眾設計教育專案中,波士頓設計藝術博物館收集了來自世界各地40個不同的兒童遊樂設施案例,通過集中的展覽,呈現給公眾這些為孩子設計的遊樂設施背後,有著什麼樣的美學、文化、歷史、科學元素,讓公眾更瞭解兒童遊樂設施在發展兒童的體能、心理、社交方面有什麼重要作用。
波士頓博物館收集整理的世界各地玩樂設施的案例(圖片來自波士頓設計博物館)
除此之外,博物館也製作了“波士頓推薦兒童遊樂設施”地圖,讓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到城市裡不同的地方親身體驗一個好的兒童遊樂設施可以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玩樂體驗,同時瞭解設計師的設計意圖。
由波士頓博物館設計的城市兒童玩樂設施設計體驗展覽地圖(圖片來自波士頓設計博物館)
在城市現有的玩樂設施之外,波士頓設計博物館也特別為這個玩樂為主題的教育專案設計和裝置了兩個新的玩樂設施。這些玩樂設施本來計畫放置五個月,但其中一個放置在中國城的玩樂設施Playcubes,深得居民和孩子們的喜愛,最後在當地社區的爭取下,這個暫時存在的設計變成了當地社區的一個永久裝置。“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設計帶來的改造力”,這個案例被Liz津津樂道,“Playcubes讓居民們看到好的設計所能帶來的改變和影響力--改變了孩子們的行為,也改變了他們自己的行為”。
波士頓博物館在本次專案中新為城市增設的兩個臨時玩樂設施設計,其中右邊的設計被當地社區永久保留和使用(圖片來自波士頓設計博物館)
波士頓設計博物館這所城市裡的遊牧設計博物館,成功地把城市和社區變成教育的場所,讓公眾通過不同的方式看到,體驗以及參與和生活密切相關的“設計”。“我們還想影響更多人,想讓這樣的理念到全世界去”,如Liz所介紹,波士頓設計博物館有更大的願景。目前,該模式也擴散到三藩市,波特蘭等城市。
作者介紹:楊雁清(Candy),青年文化研究員,9年中國年輕人群體和青年文化研究經驗,美國NAMAC藝術領導力項目學者;同時亦是活躍的文化聯結者與社群營造者,致力於賦力年輕人帶來的改變。曾發起50場年輕人意見領袖分享會議、各種規模的工作坊以及不同主題的社區藝術專案,並被邀請在香港MaD大會,DFC中國年會,TedX演講。著有《胡同裡的沙發人類學》豆瓣上架電子書,曾供稿《城市畫報》,《大學生》,《時尚cosmo》,《時代週報》等媒體。
1、本文是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瞭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佈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資訊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標籤:
—————